南大团队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1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南京揭晓。南京大学教授杜灵杰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凝聚态物质中的引力子模入选。
“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这次发布会在南京举行,而我就在南京工作,我们这项成果也是在南京取得的,感觉很有缘分。”会后,南京大学教授杜灵杰手捧纪念牌接受采访时仍难掩激动心情。去年,他和团队历时5年首次观测到了引力子激发(引力子模)——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新奇准粒子。
据了解,引力子是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如证实这种神秘粒子存在,可能有助于实现两大理论的统一,将是颠覆当代物理学的巨大突破。近年来,有理论预言,凝聚态物质中可能存在一种“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引力子”,这种准粒子的行为规律与引力子类似,是一种类引力子。
5年前,杜灵杰在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集体激发现象。理论物理学界认为,这可能是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引力子存在的证据。随后,杜灵杰团队花费3年多时间,在南京大学自主设计、集成组装了一套实验装置。经测试,该装置的多项测量参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依靠这一利器,团队终于成功在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中观察到引力子激发。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引力子概念被提出后,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具有引力子特征的准粒子。
“这项成果不仅具备基础研究上的突破意义,从量子材料的角度来说,也证实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几何解释,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半导体电子系统中的微观结构奠定了基础。”杜灵杰表示,此次获奖,他感到很荣幸,也备受鼓舞,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引力子物理世界。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31次。“参加了很多次评选,切身体会到我国的科技创新进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说,自己出生于1941年,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见证了祖国的崛起和发展,感到非常自豪、骄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今他仍奋战在科研科普一线,希望青年科研人员珍惜青春年华和来之不易的科研条件,发扬科学家精神,继续努力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方面取得更多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