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上网时爱用的星空壁纸,或许都出自这位插画师之手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的见过这样的图片——在月光和星空之下,绽放的花朵与萤火虫构成的梦幻画面。而这幅如同幻境般的画面,即便没有刻入大家的DNA,也有可能在别的什么地方看到过画风相似的图片。

亦或是,你可能会在谁的电脑桌面上见过这样的图片——这些图片中都会有类似于女神一样的人物,同时也会伴随着一只动物,并点缀着繁星,每一张都代表了一个星座。


其实,作者的名字都已经写在了壁纸上了,这可是送分题啊朋友们——这些壁纸的作者,出自一位名叫KAGAYA的CG插画家之手。
夜空中最亮的星
KAGAYA的本名为加贺谷穰,1968年出生于日本埼玉县,1988年在东京设计学院平面设计系就读大学。而他的笔名KAGAYA,源于其姓氏“加贺谷”的日语发音。

加贺谷从孩提时代起就对星空和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这也成为了他日后创作灵感的来源;而进入80年代后,计算机在日本的普及也让他对其对这个神奇的新事物感到好奇,也成为了其使用CG技术作图的契机。但当时,还在上高中的加贺谷对于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是天文学家还是插画家的事情犹豫不决。

1990年,加贺谷从大学毕业,此时他以星座为灵感创作的画作不但在学校获奖,其在出版为明信片后也成为了畅销商品。此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的他,开始尝试使用CG技术进行美术创作。一开始,他是将手绘稿导入到电脑中进行上色,后来到了1995年逐渐变成全CG制作。
在这段时间,他曾在1993年与藤井旭(1941-2022)合作,推出了《宇宙大全》。在这本书中,加贺谷为其绘制了大量精美的CG图片,而在同一年他也为一些图书、杂志、拼图玩具、天文馆等提供CG美术。

1997年,加贺谷发表了《Celestial Exploring》系列插画,以遥远未来的地球为主题进行创作,其如梦似幻的画风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也让世人知道了他的大名;到了1999年,加贺谷发表了以希腊神话中的“黄道十二宫”为灵感创作的《the Zodiac》,是他职业生涯的另一个代表作,相信大家也或多或少在一些地方看到过里面的几张插画吧。


到了2001年,加贺谷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KAGAYA Studio”。与此同时,加贺谷的工作室也在为日本天文杂志《星ナビ》提供插画——本文开头那张图,就是在杂志《星ナビ》2001年10月刊载的图片,并且这幅画其实还是有命名的,其名为《madonna blue》。怎么样?这里是否有解答你当年的疑惑?

在2003年,为了表彰KAGAYA在天文科普与艺术领域的成就,国际天文联合会将11949号小行星以他的本名命名,可以说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了。此后,KAGAYA一直活跃于天文美术领域至今。

虽然KAGAYA是个插画家,但因为对于天文学的喜爱,他本人也是一个天文摄影师。和他的插画一样,他的摄影作品自然也是与星空息息相关,不过这并不是本文的重点所以就不在这里做过多赘述啦。

群星环绕的夜空
如果要形容KAGAYA作品的风格,其实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而这就要从“太空艺术”这一门类讲起了。
早在19世纪末,美国艺术家切斯利·博尼斯戴尔(Chesley Bonestell,1888-1986)就开创了“太空艺术”这一门类,也因此成为了“太空艺术之父”,此后许多艺术家在创作“太空艺术”的时候都是在他的风格上发展而来。

在那个时候,“太空艺术”离不开科幻元素,这一点在《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等影视作品中有着更为强烈的体现。同时,当时的“太空艺术”在画面上也更加的“写实”,因此也多少带着一些“暗黑”色彩。


而同样是作为“太空艺术”的代表人物,KAGAYA的风格则与欧美的前辈相反——KAGAYA的作品在色调上更为柔和,尽管也存在科幻设定但呈现更多的是自然风光,并且他的作品既不像一般日系插画那样“卡通”,也不像欧美同类作品那样过于“写实”,而是在“写实”与“写意”之间,在CG技术的加持下给人带来了亦真亦幻的感觉。

在KAGAYA的代表作《the Zodiac》中,可以看到他在作品中刻画的女神形象给人一种纯洁、美丽的印象,而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整个画面的构图竟然是以星座的排布进行的!

而说到星星,就不得不提KAGAYA在2003年发表的以同名儿童文学为灵感创作的《银河铁道之夜》。作为宫泽贤治的代表作,其字里行间中的瑰丽与忧伤,对于后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无数的艺术家带来了灵感源泉。

在KAGAYA之前,就有一位日本动画导演将其以动画电影的形式将宫泽贤治的文字转换为视觉元素,但没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毕竟,原文中那晦涩且忧郁的行文,即便是成年人也未必能真正读懂,对于艺术家来说也很难做到完美驾驭。

而到了KAGAYA的手中,其擅长的美术风格将原著中的主题与意境很好的通过视觉化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不仅仅是KAGAYA对于《银河铁道之夜》的透彻理解,他的美术风格也和原著的主题如同天造地设——可能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能够展现出这种意境的艺术家了吧!

2006年,KAGAYA的工作室为天文馆制作的CG动画电影《银河铁道之夜》在日本的天文馆上映,KAGAYA那代表性的美术风格也动了起来,次年中文版在北京天文馆首映。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配乐是由KAGAYA的弟弟加贺谷玲负责,而日文版的朗读与解说分别由桑岛法子和大场真人两位实力派声优担任。

说到天文,KAGAYA的《KAGAYA SPACE》系列也值得一看。在这个插画系列中,有一组图是关于“星星的一生”,作者将一颗星星从诞生至消亡的过程浓缩在一组插画之中,整个看下来,其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也有心灵的震撼,更让人感叹作者高超的美术功力。


还记得本文的第一张图吗?那张名为《madonna blue》的图,被收录在KAGAYA作者的官网中的《星天日和》系列之中,而《星桜(はな)》是这个系列中另一张较为知名的插画,图中那漫天飞舞的花瓣相信也随着桌面壁纸而刻入了无数人的DNA。

不过,KAGAYA的作品也并不是没有批评的声音。尽管KAGAYA的作品走的是唯美梦幻的路线,但题材却千篇一律,几乎离不开“星空”和“宇宙”相关的元素,也有人指出KAGAYA对于女性的刻画流于艳俗。

但我个人认为,KAGAYA是出于对于天文的热爱才会去创作与之相关的美术作品,与其说是“题材千篇一律”不如说是“创作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对于女性人物的刻画,我并不觉得是什么“流于艳俗”,反而觉得KAGAYA笔下的“女神”更符合我对于“神话”风格的想象。

而KAGAYA本人作为一名艺术家,即便是大师也不可能创作出绝对完美的作品,这也使得其作品注定不可能被所有人所接受,但至少喜欢的人足够多,就已经证明了他的作品经过了时间的检验。

可曾记得星空?
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能够见到星空的机会越来越少,能够看到一两颗星星就已经很不错了。只是,在自己的孩提时代曾经对着星空幻想,在如今也变成了遥远的回忆……
而在点进KAGAYA老师的社交账号之后,才发现如今的他更多是活跃于天文摄影领域。虽然那些摄影作品依然还是KAGAYA的风格,但却怎么也无法和自己年少时所看到的那些刻入DNA的精美壁纸联系起来。但至少,他并没有忘记头顶那片美丽的星空——毕竟,你有多久没有见过天上的繁星了呢?倘若以后再也看不到星空,或许真的只能在天文馆的里寻找关于星空的回忆了吧……

在此,以《星之梦》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