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哨丨远谋近施抓产业 只争朝夕谱新篇
多彩贵州网评论员 吴迪
2月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会。会议强调,要抓好已有产业焕新,推进未来产业启动,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提供坚强物质支撑。
近年来,贵州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酒烟煤电等传统支柱产业巩固提升,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向高端化延伸,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突破,国产化智能算力规模全国领先。2024年,贵州“六大产业基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8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工业投资增长11.3%,工业对稳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富民强省的关键。抓产业就是抓住了贵州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当前,贵州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面临着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大抓产业不仅是提升经济总量的需要,更是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动能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富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贵州正在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已有产业焕新与未来产业启动,是贵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两条腿”,要协同迈进,才能蹄疾步稳。已有产业焕新不是简单的推倒重来,而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磷化工、煤化工、白酒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老树发新芽”的“蝶变升级”;未来产业启动,贵州则要立足资源禀赋、抓住时代趋势,精准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丰富的锂、磷资源,贵州正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集群,同时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材料为重点,培育了一批生机勃勃的“专精特新”企业。
“远谋近施”是一种战略定力,“只争朝夕”是一种奋斗姿态。2025年,贵州将紧紧抓住“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这一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坚定不移地主攻工业,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落地,积极引进优质项目和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一审:叶力
二审:陈仕发
三审: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