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位专家齐聚青岛西海岸,共探近海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10月24日至25日,作为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的特色活动之一,APEC典型近海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及生态减灾研究培训班(第二届)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据悉,本次培训班汇集了60余位APEC经济体海洋管理及研究部门专家代表,为近海生态保护修复、生态防灾减灾事业赋能增效。同时邀请了12位相关领域专家就APEC典型近海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及生态减灾研究进行授课。

本次培训班获得了亚太经济合作合组织海洋与渔业工作组授权,由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和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主办,得到了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自然资源部北海生态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崂山实验室、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广西海风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

本次培训班汇集了来自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中国、中国香港等APEC经济体海洋管理及研究部门专家代表60余位,聚焦APEC典型近海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及生态减灾研究,涵盖近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红树林、海草床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污染、保护与修复的关键技术、鲸豚类等海洋哺乳动物的保护与管理,以及生态减灾的有效路径与实践等多个方面。重视APEC典型近海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及生态减灾研究技术的能力提升,为近海生态保护修复、生态防灾减灾事业赋能增效。

本次培训班邀请了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和中国香港等10家单位的12位相关领域专家就APEC典型近海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及生态减灾研究进行授课。课程围绕“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污染、保护与修复”“海洋哺乳动物研究、保护与管理”和“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方法研究与实践”三个主题,通过此次培训,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典型近海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及生态减灾的新路径。通过知识的传递和经验的分享交流,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专家在授课中表示,红树林、海草床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班聚焦这些关键生态系统污染状况、保护技术和修复策略,结合马来西亚城市海洋保护区、中国海草床与沿海红树林的现状调查研究,进一步拓展实践案例与研究成果,提升各成员对滨海湿地的保护意识和能力;鲸豚类等海洋哺乳动物对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它们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成员,通过食物链调节、生态系统功能和遗传进化等方面的作用,与众多海洋生物相互依存、紧密关联。通过加强对它们的研究、保护和管理,进一步推动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生态防灾减灾是保障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课程聚焦海洋灾害评估与防治,积极创新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海岸保护减灾实践,构建海岸带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技术体系,持续提高沿海地区应对海洋灾害的能力水平。

展望未来,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及生态减灾工作意义深远。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海洋生态保护已成为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APEC各经济体将在培训班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合作,促进区域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及生态减灾领域的知识交流与技术共享,以不断创新的科学研究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徐润杰 通讯员 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