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出精彩 | 琼中女“猪倌”:养五脚猪带动七千余人共同发展
南海网记者任桐通讯员王丽娟
在48岁海南农村妇女韦秀芳的“字典”中,有这样一句话:“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一双手,能有多强大?
初中毕业后,她只身一人离开老家广西,外出打工,为生计打拼;2008年,她亲手买了10只竹狸,在琼中的橡胶林下租地养殖,养出了规模,最多时存栏量上万只;2020年,竹狸亏损,她不等、不靠,转型养殖五脚猪,建立五脚猪保种繁育基地,逐步发展成为琼中五脚猪产业领军人物。
如今,韦秀芳创办海南琼中大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地公司”),用“双手”打造出一条集种猪繁育、肉猪养殖、销售、加工、屠宰、餐饮配送、技术推广为一体的五脚猪产业链。同时致力五指山猪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推进产业良性发展,以“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韦秀芳手捧刚孵育出的小五脚猪。通讯员 吴丽娟 摄
不等、不靠
亏损后转型发展五脚猪
2020年之前,韦秀芳养殖竹狸,受到疫情的影响,亏损了1000多万元。
面对困境,她也曾煎熬,自己的损失是一方面,她的心里更多想的是,曾经跟着她养竹狸的500多户农户。
“我要转型发展,只有转型发展才能自救,才有出路。”韦秀芳回忆起当初的抉择,坚定地说:“经过冷静斟酌,我下定决心,不光要自己转型发展产业,而且还要带领身后的竹狸养殖户一起共同转型。”
说干就干,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她深入调研了多种养殖产业,如鸽子、黑山羊、黑猪、五脚猪、山鸡等。在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后,她认为,琼中的自然资源环境,非常适宜五脚猪的养殖,一定能有大作为。
韦秀芳五脚猪养殖基地繁育出的五脚猪。受访者供图
就这样,2020年9月,韦秀芳带领竹狸养殖户共同转型,创新发展琼中本地特色五脚猪养殖产业。
“五脚猪”的学名叫“五指山猪”,因独特的外形,平时用嘴拱土觅食,形似第五只脚,当地农户称为“五脚猪”。它是海南省重要的地方畜禽种质资源。
韦秀芳手捧刚孵育出的小五脚猪。通讯员 吴丽娟 摄
如何养好五脚猪?韦秀芳觉得,必须从源头抓起。于是,她与海南省农科院五指山猪国家保种场合作,陆续引进了110头优质的五脚猪种猪。
与此同时,她还着手建立五脚猪保种繁育基地。这个基地不仅为五脚猪的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还通过科学的繁育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了五脚猪种群的健康和稳定。此外,韦秀芳还制定了详细的养殖标准,包括饲料配比、饲养环境、疾病防控等方面,为五脚猪的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标准化、品牌化
打造琼中五脚猪产业链条
在位于琼中营根镇加钗村毛道岭的五脚猪养殖场,韦秀芳正在通过视频监控,看饲养员破碎混合料草喂五脚猪的情况……
记者看到,在这个占地面积约220亩的基地里,建有标准化养殖厂房。厂房里,自成一个可循环的生态系统:基地的一半,养殖着能繁母猪600头,另一半种植着供五脚猪食用的青料,猪排放的废弃物直接用于青料,在循环中达到最大利用效果。
韦秀芳的五脚猪养殖基地。受访者供图
好的种猪是关键,标准化的养殖技术更是把五脚猪养殖产业做大做强的“法宝”。
在技术加持下,韦秀芳采取“协会+企业+高校+合作社+农户(脱困户)”的模式,带领107户养殖户、4家专业合作社和2家企业,成功实现转型,发展琼中本地特色五脚猪产业。
琼中五脚猪活深加工产品。受访者供图
发展中,韦秀芳积极申请注册琼中五脚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定产业综合标准和打造绿色食品,努力走向养殖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路子。同时,开发五脚猪肉粽子、五脚猪腊肉、五脚猪肉腊肠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开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据统计,韦秀芳创办的大地公司带动了脱贫户1984户7046人共同发展,累计分红360.7万元。目前,全县10个乡镇琼中五脚猪存栏量9700多头,能繁母猪存栏量3870 头,年出栏量4.6万头。
保种、扩繁创新
推进五指山猪种质资源保护
近日,韦秀芳收到了一条令人振奋的短信:“70万元奖励资金已到账!”
因何获得奖励?
琼中五脚猪活深加工产品。受访者供图
原来,2023年,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四批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依托于大地公司而建设的省级五指山猪保种场(琼中)名列其中。这笔资金就是给予省级畜禽保种场、核心育种场殊荣的奖补,也标志着琼中五指山猪(五脚猪)养殖产业迈出了一大步。
而这背后,离不开韦秀芳的努力。
在大地公司五脚猪养殖基地里,一群群五脚猪或是觅食或是奔跑,而一旁工人正在加紧建设产房。
琼中五脚猪肉质鲜美。受访者供图
“这个是繁育产房,整体框架已建好,现在是内部装修,产房投入使用后,可同时容纳400多头母猪繁育。”韦秀芳介绍,今年,公司对饲养基地进行改造,更新优化老旧设施设备,同时设置保种场和扩繁场两个区域。
最近,为了进一步推进五脚猪种质资源保护,韦秀芳又在干一件大事。
她说:“公司在琼中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正在努力打造琼中五脚猪(SPF猪:无特定病原体猪)育种繁育基地。该项目一旦打造成功,其生产能力将为5000头,可满足当前SPF猪育种繁育基地消费市场的极大需求,将是推动全国SPF猪育种繁育基地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举措。”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韦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