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先享后付”套路乱象
□沈月红
近期,一种“先享后付”的消费模式在预付费行业悄然兴起,让消费者先享受,后付钱,通过一纸协议约定消费者像“办卡”一样在商家连续消费,但是“办卡”的费用不一次结清,而是后续分期结清。对消费者来说,“先享后付”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享受“办卡”折扣的同时,还不用担心商家卷钱跑路。但经过媒体调查“先享后付”并非像商家宣传得那么完美,存在诱导消费者消费、解约困难等问题,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让消费者维权困难。
制度保障,法律法规及时完善。“先享后付”与预付式消费、信用卡分期以及信用贷款都有相似的地方,但性质又不完全一样,这就使得“先享后付”可以规避相应的监管。要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互联网时代新型事物频发,法律有所不及者,需要及时完善法律,让法律有前瞻性。对于此类付款方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让“先享后付”受到法律法规制约,让执法者能够依法依规处理,及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果断亮剑,监管手段立即出击。“先享后付”是通过支付平台进行扣费,并且取消“先享后付”只能从商家后台进行,支付平台要严把平台接入准入关,对于违反公平原则的事项要进行修改和完善,对违规行为要进行监督管理,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尽到自身责任。金融监管部门也应该明确“先享后付”的行为规范,制定具体合理合法行业准则和要求,真正带来“先享后付”的便捷服务,为消费者消费提供便利。
减少套路,商家经营以诚为重。商家对于“先享后付”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规避自身风险让消费者受到财产损失,要减少套路,以诚待人、以诚经营,把真正实惠落到消费者身上,才能持久健康发展。消费者要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对于超前、过度消费等要量力而行,对于商家的吹嘘和虚假广告能够明辨套路,减少自身经济损失。
当前是网络时代,“先享后付”等新型付款方式层出不穷,为避免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要及时出台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提醒商家合法合理经营,让消费者获得消费信心,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助力经济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