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协作 “共同作战” 中国科学院首个国际科学计划启动
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第一个国际科学计划在深圳举行的首届合成细胞国际会议上宣布正式启动,此次会议是针对全球合成细胞领域在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方面的战略性研讨,邀请了来自五大洲15个国家的37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36位领军科学家及十余位青年科学家,分享合成细胞领域发展现状、前沿科学问题、技术创新,探索潜在的国际合作机会,标志着该领域的研究正迈向扩大合作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合成细胞研究涉及从生物大分子到单细胞的多层次技术,复杂性递增,且缺乏跨层次理论指导。关键技术如DNA复制、基因组合成等发展不平衡,模块协同难度大。各国虽各有所长,但标准不统一、平台缺失,限制了整体目标的实现。作为全球性大科学难题,急需国际协作,共同努力。
该国际科学计划将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技任务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制化团队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国际合作,突破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与技术的核心瓶颈,形成应对人类共性挑战的合作范式。
该计划突破了以往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分散、格式化的局限,转向更加灵活自主的方案,摆脱过去“各自为战”模式,转向分工明确、协同攻关的“共同作战”方式。
2014年以来,全球各国竞相在人工合成单细胞生命领域投入重点研发项目和研究计划,我国也紧跟步伐进行了系统化的布局。2023年10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联合亚洲6国发起成立了合成细胞亚洲联盟,依托合成生物大设施开展亚洲各国在合成生物领域的合作;2024年4月,该院牵头6国25个科研机构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为与各洲学科联盟开展平等对话、建立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随着合成细胞国际峰会的圆满落幕,合成细胞亚洲联盟计划携手欧洲、美洲、非洲等区域联盟,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吸引更多国际科研机构和组织加入到合成细胞前沿研究行列。该计划的实施将聚焦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前沿基础研究问题,汇聚全球跨学科的优势力量,共同推动生命科学前沿研究和生物技术创新,通过坦诚对话和共同行动有效应对全球共性挑战,促进人类的福祉。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李峥)